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他们不可能注意到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在做
需要全神贯注的事情时,尤其不可能。注意力有时有助于将瞬间接收到的数据
的数量减少到可处理的程度。但是,这样的选择也会犯错误,在有些情况下只
会使人感到尴尬,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造成灾难。
被朋友孤立。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在大型活动场所期望得到
一个座位,在长时间的寻找之后终于找到一个空座位,就毫不犹豫地走过去坐
下来。第二天,朋友们问他,为什么把他们丢在一边。朋友们说,他们想方设
法用夸张的手势引起他的注意,而且他似乎看到了他们,但是没有作出反应。
他只能向朋友们“道歉”说,他真的没有看见他们。
忽视多次警报酿成悲惨的事故。1972年6月14日,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飞
往迈阿密(弗罗里达州)国际机场的客机开始降落时,驾驶舱的飞行员发现有
一盏灯显示起落架发生故障。飞行员随即启动自动飞行系统,使飞机保持在同
一飞行高度。驾驶舱里的飞行员集中注意力,想弄清警报灯为什么会亮这个问
题。由于事后无法查清的原因,自动飞行系统显示飞机的控制器正在缓慢降低
飞行高度。驾驶舱里的音响和视觉信号显示,情况非常危急。然而,飞行员正
忙于处理已显示的故障,他们因把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
所有的警报。当他们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时,灾难已经不可避免。(Wiener,
1977)这一悲惨的着陆过程非常惨痛地证明,在必须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压力
下,注意力的集中必须有限度。我们发现,当面对不能自动解决或按老办法解
决的情况时,注意力是多么重要。
上述在观众席和驾驶舱中所发生的事情令人印象深刻地表明,在有些情况
下,应该注意的信息偏偏没有进入人们的意识。当别人事后提醒他们多加注意
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疏忽”的反应甚至非常难以令人理解。尽管如此,他
们的体验还可以说是“正常的”。他们是“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失去判断力”
(英语:inattentional blindness)的受害者。(Mack &Rock,1998)如
果人们看不到明显就“在眼皮底下”的东西,那么,注意力就极有可能专注于
另一个刺激物。(Mack,2002)因此,受害者大多也是很差的证人:他们只
关注侵犯他们的人使用的凶器,很少或者根本不注意攻击者的外表,比如他的
衣着、体型、头发的颜色或者其他特征,而这些特征也许有助于查明他的身
份。(Steblay,1992)
有限的注意力。人们坚信,他们能发现并记住周围存在和发生的所有事
情。如果哪一次没注意到个别细节,那他们会说,这一定是例外。(Si‐
mons & Chabris,1999)这是他们的一种错觉,事实上他们没注意到的事情
非常多,他们几个月、甚至几年来每天都会多次看自己手腕上的表,以便知道
时间,然而,他们看了这么久,“凭记忆”能立即说出,表盘上的“12”是什么
样子或者在12的位置上有什么图案吗?如果给他们看十张一枚流通中的硬币的
图片,其中九张各有一处小错误,那么,他们中许多人的回答也是不确定的。
上面的头像是谁?他的目光朝向哪?硬币上方绘的是什么?只有很少的人能说
出这枚硬币的正确图案,虽然人们在这几年已经无数次看过这枚硬币。
(Nickerson & Adams,1979)他们做不到的原因很可能不像人们猜测的那
样,是由于记忆力不好,而是由于注意力的容量有限。
注意力是挑选的过程
所谓注意力,其实是一个过程,即认知系统决定选择哪些信息需要进一步
加工的过程。上述失事飞机的飞行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许多乘客的悲
剧,因为驾驶舱的负责人没有发现那些救人性命的信息。注意力集中的过程可
以说是受命首先传递还是拒绝感觉器官得到的印象,但是这二者不是同时发生
的。(Posner & Petersen,1990)人们给测试对象的两只耳朵播放不同的
信息并研究他们有选择地听的能力,从而研究注意力的选择特性。
有选择地听。人们给测试对象戴上耳机,通过一部仪器的两个声道向他们的两
只耳朵播放不同的语言信息,从而研究他们有选择地听的能力。这种实验安排
也称双耳分听(希腊语:dichotomein)。实验时,测试对象的任务是,比如
把注意力集中在右耳上并复述听到的内容。而另一只耳朵即左耳朵听到的、应
当忽略的信息会怎么样呢?第一次“用单耳或双耳辨别语言的实验”得到的结
果是,如果让测试对象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第一声道的内容,那么,他们在很
大程度上就不会注意另一个声道的信息。(Cherry,1953)他们最多注意到
让他们忽略的第二声道上说话人的性别或者音调的突兀改变,但是没有注意到
所说的内容,同样,也没有发现说话人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
(Cherry & Taylor,1954)。
有选择地看。人们也许认为,有选择地看要比有选择地听更容易,因为人
们用眼睛毕竟比用耳朵更容易选择想看的东西。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在让测
试对象忽略的视觉信息中只发现一些表面的特征;他们并没有理解实际含义。
(Rock & Gutman,1981)罗伯特·贝克伦与丹尼尔·瑟沃尼尤其令人印象深
刻地指出,注意力具有非常强烈的选择性和忽视性。(Becklen & Cervone,
1983)这两位研究人员给几个在相互传球的人拍摄了两段录像。在其中一段录
像中这些人穿黑色球衣,在另一段中穿白色球衣。然后他们通过电子特技把两
段录像同时重叠地投放在一个显示器上。这样就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打球
的似乎有六个人,有一个球员有时甚至穿过另一个球员。要求测试对象在看录
像时始终只注意穿黑色上衣的球员,并且看到其中一个球员投篮时就按一下按
钮。测试对象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这段大约一分钟长的录像放到一半时出
现了一个画面,而且每一个临时的(没有专门安排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个画
面:一个打着黑色雨伞的女人溜达着走过球场,画面约有5.5秒钟;她直接穿过
了几个球员,也穿过了刚被抛出的蓝球。
在录像播放结束后立即询问85位测试对象,其中只有九位看到了这个女
人。大多数测试对象由于高度专注于球员而根本没有看见那个奇怪的散步女
人。而没有特别安排任务的观众却几乎都看到了那个女人。(Neisser,
1979)这种盲视显然是高度专注于所安排的任务的结果,而不是记忆力失灵的
结果,因为甚至在那个女人出现后立即停止播放,测试对象仍然说没看到她。
(Simons & Chabris,1999)
变化的盲视。上面描述了这样的情景,人们只要专注于某个问题,就会对
现场的其他事物“视而不见”。问题是:人们用眼睛盯着一个画面,这个画面
的许多细节却没有进入他们的注意力的焦点,这时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丹尼尔·列文与丹尼尔·西蒙斯就这个问题回答说:“如果我们对丰富多彩的视觉
世界加以观察,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奇怪,我们为什么不能(认知地)描述每
个事物的每个视觉细节,相反,我们只能专注于某些重要的事物。”
(Levin & Simons,1997)列文和西蒙斯所做的几项实验证明,很多细节是
不会引起观察者的重视的。他们给测试对象播放了几段录像,内容是两个女人
在相互交谈。她们的聊天过程用不断交替的摄像位置来表现。在每次切换时场
景中都有一个小细节发生变化。比如,一个女人经常系着一条围巾,但是有一
个镜头中没有系。女人面前的餐具在一个镜头中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而且明显
在这个盘子里的食物也突然换到了另一个盘子里。插图4.26叙述了影片中的两
个例子。影片的观众发现了这些毫无缘由的变化了吗?调查结果表明,在十个
观众中只有一个说,发现了一个变化,而实际上有九个变化。即使明确要求测
试对象注意这些不一致的地方,他们平均也只能发现九个变化中的两个。
西蒙斯和列文对这个相当重要的研究结论还感觉不是很满意。人们在日常生活
中也很少关注这样的变化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一个陌生人在大学校园里询
问几个行人,去学校图书馆怎么走。(Simons & Levin,1998;这两个研究
的录像可在以下网址中找到:http://viscog.beckman.uiuc.edu/djs‐
lab/demos.html)在短暂的交谈中,实验者安排的两个人抬着一扇大门穿过
问路者和行人,挡住了问路者的目光,使他看不到对面的行人,这时其中一个
“搬门人”站到他的位置上。这个悄悄替换了的人继续与行人谈话,仿佛这期
间什么都没发生。全部参与实验的行人中只有大约一半吃惊地发现,他们现在
是在与另外一个人说话。显然在搬门这个小插曲之前,他们高度专注向他们提
出的问题或展开的地图,以致无暇顾及问路者的外貌。
奇怪的是,主要是年纪稍大的人没有发现谈话对象替换了。西蒙斯和列文
认为,年纪稍大的行人把原先跟他说话的那个人简单看作“一个大学生”。由
于他的“替身”看起来也像“大学生”,所以年纪稍大的行人就可能默认这个
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人们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许多东西只作表面的加工
(Schacter,1999),而且这些仅作了表面加工的东西也会很快被遗忘;
因次,许多行人不会注意谈话对象的改变。
列文和西蒙斯把上述测试对象的行为视为变化的盲视(英语:
change blindness)的例子。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注意相应的细节,
那么,即使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不会发现。(Kiefer,2002;
Rensink et al,1997)值得注意的是,事先明确提醒测试对象要特别注意可
能发生的变化,可他们往往还是发现不了变化,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有
些情况下完全可以同时注意两个信息源,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就不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