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庭中的父亲是个相当成功的投资银行家。我确信很多人真的很喜欢
在高风险的理财投资中挑战自己的才智,但这位父亲却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他
承认自己讨厌这份工作,在2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每一天都在盼着退休。
虽然他对自己的工作很痛恨,但却靠这一行赚了大笔金钱。但这种有悖常情的
工作逻辑,却开始影响了下一代。
由于这位父亲讨厌他的工作,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以某种方式,来补偿工
作给他带来的痛苦,而唯一可行的补偿就是金钱,因此金钱在他眼中的重要性
已经失衡了。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他在这份讨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从而使他
更加不快乐。与此同时,财富的积累也带来了相关好处:避暑别墅、奢侈假
期、豪华俱乐部的会员资格。
但问题在于,这位父亲无法从金钱中获得真正的享受,因为他在寻找一些
更深层次的东西,而非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或奢华,他希望这种财富回报能够填
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他想用物质来替代自己所缺乏的那种充实感。但这是行不
通的。
这个家庭有一个儿子,像大多数做儿子的一样,他很崇拜自己的父亲,并
怀着一种年少的冲动加以效仿。到了这个年轻人需要确定职业志向的时候,他
选择了一个不同的领域——房地产开发,但同样的模式在不知不觉地重演着。
这个年轻人郁郁寡欢了好几年,并接受了几百个小时的心理治疗,后来他终于
看清了这些模式并挣脱了它们的束缚。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自己的工作,”他回忆说,“但在一段时间内这并没
有给我造成多少困扰,因为我不知道一个人还可以喜欢他的工作!我只是没有
看到这种可能性。我在家里看到的是我父亲绞尽脑汁地工作,喝威士忌酒,服
用阿司匹林,然后变得富有。我认为这就是一项交易。”
但最终这种交易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这个年轻人跟他父亲一样在工作中
表现出色。虽然赚到了钱,但他却感到内心空虚。“我处在一个典型的两难境
地,”他说,“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我只能看到一个痛苦的尽头。如果不再继
续,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一个比不上我父亲的失败者。”
就是那个时候,他决定接受心理治疗。
“我在治疗过程中懂得了很多东西,”他回忆说,“但最重要的也许是这
一点:我意识到自己从父亲那里吸收到的并不是好的工作态度。父亲之所以忍
受工作上的痛苦,大概都是为了家庭着想。因此,我也应该忍受。如果我没有
这样做,就是在推卸责任。工作就应该是痛苦的。除此之外,我还能再学到些
什么呢?”
父亲是不快乐的,而且这种强大的影响控制着儿子的人生。然而,儿子具
有父亲所没有的优势:他从小可以有机会观察到,单靠金钱就可以获得满足感
是一种徒劳的做法。他在一定程度上知道父亲和他自己的道路,都不能真正使
人获得满足感或心灵的安宁。这条道路可以让人获得外界眼中的成功,但会使
自己的心灵枯萎。
尽管如此,一个人在童年时接收的价值观是最难抛弃的,不管这种价值观
是好是坏。怀疑自己道路的正确性,不等同于有意愿和勇气离它而去并重新开
始。他花了更多的时间,认真地进行了自我反省,并冒险跟父母发生冲突。可
以理解,父母会将儿子新设定的人生方向视为一种无声的抗拒。
但人生由我们打造,这是重大的挑战,却蕴含着无限的机遇。终于有一
天,这个年轻人拒绝继续这样的生活状态,他认识到将自己的一生耗在不喜欢
的工作上简直毫无意义。他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重返学校进修。
“当时我已经30岁了,”他回忆说,“我终于可以抽出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到底
想做什么。抛开薪酬和身份地位这些因素,什么才是我心中向往的工作?我最
终决定的是心理咨询。我想到自己从心理治疗中受益匪浅,如果说是好的心理
咨询拯救了我的人生,可能有点夸张,但它确实在我打造人生的过程中,起到
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其他的人,将这份关爱传递下
去。
“我现在做的正是这项工作。我的收入适中,但我热爱这份工作,而且我
不因为爱它而感到羞愧!我早上起床时会知道自己当天将有所收获,并且对自
己能帮助其他的人满怀希望。我领悟到了一个在家不可能获知的珍贵道理:工
作本身就是报酬。”
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美满。大多数家长都认为他们能够将
某种更好的生活,传承给自己的子女,甚至那些已经富裕的家庭也持这种观
点。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表示认同。但也许我们
不应该这样盲目地做出判断,而应该更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些简单的话语和基本
概念。
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有多大的自信?我们所谈论的“更好”生活指的
是什么?难道它只等同于更多的金钱和更多的物质吗?我们是否思考过自己在
获得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失去了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