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在一百年前,社会规定的标准年龄在一个成人的生活中还起着相当大
的作用。尤其是妇女,她们最晚在什么年龄结束教育,什么时候必须结婚,什
么时候生第一个孩子,从社会的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规定。那么,这些
年龄标准在今天仍然起作用吗?研究社会学的专家指出,工业国家的居民近来
越来越明显地倾向于自己决定举行人生大事的时间,一般说来他们都能自己支
配。(Neugarten,1980)男人和女人可以在成年早期结婚,同样也可以在成
年中期或晚期结婚。女人可以在18岁,同样也可以在30岁或40岁时生第一个孩
子。许多人想在18—23岁之间开始到大学学习,但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
择在离开忙碌的职业生涯后再进行深造。这样,像结婚、为人父母、离婚、退
休等事件正在成为非标准的事件。由于这个原因,同龄的成年人在
一生中的差别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不断扩大的差别也可以按照其他分类来解
释,这一点下面再谈。
标准与历史相关的影响。所谓标准与历史相关的影响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
期特有的事件或生活状况。比如,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发生了饥荒、时疫和战
争,经济萧条时期与经济繁荣的历史阶段交替出现。技术的进步,比如,汽车
和电视的广泛普及也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特定生活条件下成长的人可
能与晚一些或早一些出生、经历了取决于历史的事件的人不一样。我们把这种
现象称为群体效应。社会科学家把群体理解为所有在一个短时期内出生的、因
而共同体验过某些人生大事和生活条件的人。有些人,尤其在青年时期见证过
战争和贫穷的人,在价值观、看法和能力方面可能有别于那些在福利社会成长
的人。
非标准的影响。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积累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唯一性和个
体性决定的经验。这种影响与年龄只有很少的关系,甚至没有关系,而且也不
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它们可能伴随着正面的经历(出乎意料的升职、获得重
要的嘉奖或者中彩票头奖),也可能伴随着负面的经历(比如患重病)。这些
都是“重大的”人生事件,往往会引起一个人生活状况的变化(Horlacher,
2000;Weber,2000),从而要求一个人重新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在一场严
重的事故中截瘫的人就会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即在身体严重受损后完全重
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适时的和不适时的人生大事。如果说非标准的事件或重大的人生事件是不
能预测的,那么,就可以推测,发展心理学家根本就不会关心这些事件发生的
时间。然而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事件发生频率上绝不是均等地分布
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比如,生病和死亡事件在成年期很少发生,更多的是发生
在人生的晚年。离婚和结婚的事情也是如此,主要出现在成年期,到了六七十
岁就很少出现。如果一件人生大事在一个时间段频繁发生,比如离婚事件都发
生在成年期前半段,伯尼斯·纽加顿就称之为“适时的事件”。(Neugarten,
1979)如果一对夫妻在老年时期还长期分居,那就是“不适时的”事件,因为
离婚在老年时期是比较鲜见的。
一件事是适时地还是不适时地发生,纽加顿认为很重要,因为根据观察,
处理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不适时地发生的事情很难处理,因为它们很少发生,
因而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相反,如果一件人生大事适时地发生,那么,
同龄的朋友或熟人可能已经经历过这种事,他们更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支
持,可以帮助处理这件事,并且为顺利适应改变后的生活状况提供良好的前
提。
虽然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虽然(特别是)成年人
越来越独立地决定他们人生中的大事,但是心理学家仍在寻找共相,即那些与
环境条件不相关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