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你现在已经患了一两种或两三种慢性病,准确地说,你已经在过去的
岁月中犯了某些观念性的错误,已经生活在“误区”之中了。倘若你没有错误的
观念,没有陷入某种误区,你的一切习惯都是良好的,你怎么可能落得今天的
地步呢?
苏格拉底曾说,没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如果你能诚实地
面对自己的心灵,现在暂时回避市井喧闹,杜门谢客,真正静心思索一下,来
一次“闭关”反省,你会发现,至少以前没有彻底“审视”过自己。
世上的人,90%以上都生活在迷失之中,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向外寻找,寻找金钱,寻找权力,寻找名声,寻找女
人,寻找快乐、幸福和成功。从奋斗哲学的角度看,这倒是无可厚非。然而可
悲的是,某些世俗之人掌握不好这个“度”,所以难免失去平衡。在竞争、较
量、拼搏之后,大多数人都希望获得“想要的”,一部分人却不能实现,于是悲
观失望、沮丧、抑郁、焦急等等的情绪就萦绕在人们的周围,乃至搅得人们魂
梦不安。
特别是已婚的男女,工作之外还要协调处理好夫妻关系、双方父母及亲属
关系、子女教育等棘手问题,于是在以上的诸多痛苦之中又雪上加霜,若再加
上饮食失节、作息失调、缺少运动,容易走上身心俱疲之路。
第二,当你为了外在而牺牲了内在的时候,大多数的人容易执迷不悟、怨
天尤人,甚至产生攻击性,看什么都不顺眼,看谁都不顺气,经常拿别人的错
误惩罚自己;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第三,当“症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时,你就会顺理成章、迫不及待地再度向
外寻找,找医院、找医生、找好药……仿佛只要找到了身体就安全了、保险
了。可事实上,找到的各大医院、各大名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但没治好你的
病,甚至还会有30%左右的误诊率,还会产生若干“药源性疾病”,使你成为一
些药物慢性中毒的伤害者。
幸好,在困惑之余,在忧愤之余,你有缘接触了本书中的新观念、新理
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当然,在你选择后述新方法之前,我还要强调你先应做
好“静心”内省的第一课。
你在内省时不要烦躁、怨恨当前的病症,甚至要感谢他们。之所以你有今
天的不良结果,那是因为你以前对自己了解得太少了,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自
己,所以“认识你自己”才成为千古难题!
当你学会调用感恩思维,你会发现,你面对的痛苦会慢慢减轻,你的人生
也会慢慢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