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成长到了某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真的长大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
诗人说:“我要成为我自己——我乃为此 来到世间。” 这种成长的过渡始于青春
期,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是艾瑞克森所 谓的“认同危机”。“我到底是谁”这个问
题会自然浮现,召唤我 们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命运,因此每个人都
必须思考 这个问题。
青春期是个尴尬而寂寞的时期,此时的我们体会、认识到许 多新的感受,
特别是对于性的感受。我们也开始产生对未来的担 心,第一次想到:我将来要
如何养活自己?我会爱上什么样的人? 这些都是青春期的重要问题。
在青春期,我们挣扎着要离家,脱离父母的保护。离家包括身体及情绪两
方面与家的分离,也意味着一个孩子的独立,然而 离家永远是一件痛苦及困难
的事。向父母道别及选择自己的价值 观,是我们漫长而艰辛的成长过程中的一
小段,而这个过程通常要到中年才能完成。
人类的成长是由完全依赖他人到独立自主的过程。独立自主 的意思是做自
己的主人——拥有自己生理、情绪、智能、精神及 性的界限。要达到这一步,
离开父母乃先决条件。
许多不健康家庭的子女年岁虽长,但心理发展却始终没有超越青春期,甚
至无法超过青春前期的成熟度。
我们的灵魂之杯有些破洞,会指出我们的发展曾受阻碍之处。 倘若有某一
项发展需求未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程序予以满足,自我 能量就会在那个发展阶段
被限制住。
大多数人缺乏健康的羞耻心作为自治自律的平衡力量。我们内化了羞愧
感,丧失了它让人了解自己限度的意义。当羞愧感进 入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而
变得根深蒂固时,就不能再健康地利用 它来运作我们的意志。没有健康的羞耻
心,我们会变得无耻而自 大,自以为随时可以轻易戒掉对某些事物的上瘾习
惯,认为可以 随时停止酗酒、纵欲、过度工作和某些交际应酬,甚至相信我们
可以改变自己、配偶、孩子及父母的行为。我们似乎对自己的意 志力和能力上
瘾,夸大了它们的功力。
当我们具有这种夸大的妄想时,不可能自我成长及找到真我。 来自不健康
家庭的我们,意志力运作出了问题。我们因意志力残 障而变得任性、失去真正
自由做抉择的能力。我们必须由任性和 走极端的孩子,变成有自主意志的成
人,让自己生活在有合理限 度及节制的状况下。任性的人生活在浮夸当中,不
是自以为全能 伟大,就是觉得生命无望(这也是一种夸大,对自己弱点的夸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