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青年时期就知道——因为他的家人经常告诉他——,他“前面的
路还很长”。从统计学的观点看,青年人确实有很好的人生预期。相反,罗伯
特·巴特勒描述说,年纪大一些的人们都喜欢“回顾人生”(But‐ler1963;
1968),是为了赋予自己的人生一种全新的、以一个人的身份为基础的意义。
(Ernst,2002)问题在于,从乐观展望到回顾这种时间观的转折发生在发展
过程中的那个时间段。
一个人不仅能乐观地展望看似美好的未来,而且能回顾性地总结到目前为
止的人生作为,需要哪些条件?时机不是以年龄来衡量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有
很大的差别;但是,作为人到中年所遇到的时机促使许多人作出某种人生总
结。从中会像很多人断言的那样产生所谓的中年危机吗?
例子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回顾从出生以来所度过的时光,而到了中年的某个时
候就只会看到生命结束前还剩下的时间。伯尼斯·纽加顿采访了许多中年人。有
些受访者还主动谈到他们改变了的时间观,他们说:“在35岁之前,我轻松地
面对未来。由于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各种事情,欣赏各种东西,完成各种计
划……而现在我经常问自己,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我喜欢做的事情吗?”
(Neu‐garten,1979)
人到中年:人生的高潮还是终点的开端。中年期大约从40岁开始,60岁或
65岁结束,虽然很难说明这一人生阶段的明确界限。一个女人在42岁时生下一
个孩子,她会把自己看作中年人吗?一个男人在56岁时由于健康的原因不得不
提前告别忙碌的职业活动,他还算是中年人吗?这一人生阶段是人生的高潮,
还是牢骚满腹、问题成堆的一段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普遍有效的答案,因
为它取决于个人的命运。毫无疑问,人到中年,许多人感觉自己在私人生活和
职业活动中都达到了人生的目标。大多已为人父母,抚养孩子的任务已经完
成,他们可以再一次感到独立自主,除非他们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如果调查
在政治界、管理层和经济活动中的领导人的年龄,就能发现,他们大多是在40
岁和60岁之间。人生中再也没有一个年龄段适合担任这么高的领导职位。当
然,还可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评价这一人生阶段。许多人认为,他们属于年轻人
的时间不长了,即使他们可能还感觉自己“年轻”。然而,他们的身体已经告
诉他们,衰老的过程开始虽然很慢,但已是不可遏止。难道终点就要来临了
吗?
身体对人生终点的明确暗示。人到了四五十岁,首先会从身体上接收到衰
退过程已经开始的明确信号。原来拥有的肌肉力量以及青年人和成年人看似用
之不竭的能量已经不复存在。此外经常会痛苦地发现,看书需要戴眼镜了。皮
肤的弹性越来越差,皱纹初显,女人到了五十岁就会闭经(绝经),因而当事
人紧张地意识到,生育年龄已经过去。当然,如信息框3.3所说,女人在不同的
文化背景下会对绝经作出不同的反应,也就是说,她们对这种事有不同的评
价。
信息框3.3
对更年期的消极反应是生物学决定的吗?女人们报告称在更年期经常出现诸
如潮热、出汗或心悸等病痛。潮热往往造成睡眠障碍,而睡眠不足又导致注意
力不集中、情绪烦躁和疲倦乏力,最终影响工作效力。这些反应可以解释为,
卵巢只分泌少量的雌激素和黄体酮——这两者是最主要的女性荷尔蒙。更年期
女性的病痛完全是或者主要是生物学决定的吗?有人指出,女人对更年期身体
变化作出什么反应,还取决于文化背景。人类学家马扎·弗林特就认为,她所调
查的普遍处于更年期的印度妇女都说没有任何症状。(Flint,1982)被调查的
印度妇女在育龄时期的社会交往仅限于自己的亲属,而她们在绝经后可以在许
多社会场合与男人和女人相处。弗林特认为,她们在某种意义上感谢到达绝经
期。
对日本妇女也作过类似的研究。她们不像西方社会的妇女,这一年龄段的
人很少说到暴汗的事。在传统的日本,绝经被视为正常的事情,绝对不像美国
和欧洲那样把绝经当作了不起的事情。在日本,不论男人和女人,也是到高龄
时才摆脱日常义务;他们在接下来的人生阶段中才有机会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日本的老年人不仅由于其智慧受到尊敬,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绝经后的女人
也是这样。(Lock,1995)
男人睾丸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男人在四十岁时前列腺就开始增大,排尿
不畅。但是许多人仍有生育能力,有些人甚至年纪很大仍有生育能力。睾丸激
素分泌减少可能会使有些男人产生失落、恐惧、易怒和失眠。(Sternbach,
1998)
社会方面的改变。进入中年,许多人在中年期还在积累有关重新适应的经
验。五十岁左右的人在某个时期会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他们不再指望进一步
的升迁。他们的孩子已进入青春期,越来越追求独立。最小的孩子也会迟早离
开他们,最后剩下一个“空巢”。自己父母的去世使他们意识到,从此以后他
们夫妻关系可能也已经经受时间的考验,因而已经习惯成自然。长期以来,这
些和其他许多事情都使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它们是否说明,中年危机的发生并
不是不可避免的。
中年危机:人到中年的危机?中年危机这一概念是心理分析学家艾略特·雅
克早在60年代创造的。(Jacques,1965;1969)雅克断言,这种危机的产
生,是因为人知道自己是会死的。他们进入中年就知道,他们可能已经没有足
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实现青少年时期的梦想了。设法摆脱这种失望,从而再次为
了自己扭转命运的人,必然会有这样的感觉:从头做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大
众媒体在70年代紧紧抓住中年危机这一话题推波助澜,并且设计了一个40岁男
人的形象:“遗弃妻儿,在城里有公寓,戴着金项链,开着红色跑车”。
(Lemme,2001)正如雷纳特·丘泽维茨-哈夫纳和彼得·丘泽维茨
(Chotjewitz‐Haefner,R. & Chotjewitz,P.O,1977)所断言的,中年
危机难道主要是追名逐利、推销自己的评论家的发明,而不是发展心理学至今
未发现的一种现象?总之,在研究了名人的传记之后不能忽视的是,生活突然
发生巨大转折的男人是存在的。(Von Hollander,1958)这种突然变化至少
在特殊的情况下难道不是中年危机的基础吗?画家保罗·高更(1848—1903)
就是一个例子。他起初作为银行家和成功的证券经纪人过着普通市民的生活。
他35岁时,其老板陷于经济困境以后,这一切都改变了。1885年,他离开妻子
和五个孩子,结束了其普通市民的生活,此后作为艺术家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
计。隐居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极不喜欢西方文明;因此,在短短五年的时
间里,他的身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有些男人肯定会这样评价中年时期的经历:“有些希望落空了,有些机会
永远失去了”。(Clausen,1986)成年人这个人生阶段也肯定有极不愉快的
冲突、失望和忧虑,这些也许可以认为是一场危机,但是其他年龄段的人也不
会没有这样的经历。(Wethington,2000)关键问题是,这些经历是否真的
引起了使他们以后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反应。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所得出
的答案很不统一,有些研究似乎证实了中年危机的发生,而另一些研究者更喜
欢称之为“中年转变”。
人到中年,对经验的激烈反应。丹尼尔·列文森的一项研究证明了中年危机
的发生,在研究中,据说在少数40—45岁的美国白种男人身上验证了雅克的论
断。列文森发现,危机的各种症状在他抽样调查中占很高的比例:这些人意志
消沉、情绪起伏不定并且牢骚满腹。(Levinson,1978;1980;1986)被调
查者有不少说自己浑身没劲、难以入眠、甚至失眠、普遍感觉疲惫乏力;在社
会情感方面有孤独感、恐惧感或挫折感。列文森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他对男
人的认识也适用于女人。(Levinson & Levin‐son,1996)
现在,说到列文森挑选的这些人也许会认为,他们是在战后时期的特定条
件下长大的,这可能促进中年危机的发生。由此能得出中年危机在一般情况下
根本不会发生的结论吗?许多证据都不能证明,在人生中年会频繁发生这种戏
剧性的事件。比如,保尔·科斯塔和罗伯特·麦克雷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中年
危机。问卷内容包括可能出现的内心迷茫的感觉、力不从心的感觉、对伴侣或
职业的满意度。他们将问卷发放给35—70岁的男人,发现在这一年龄跨度内没
有一个年龄段出现过上述症状,在这个年龄段至少没有一个被调查者经历过危
机。(MacCrae & Costa,2003)麦克雷和科斯塔的研究绝对没有排除人们
在中年某个时期经历危机的可能性,但是,危机在什么时候发生则取决于每个
人所处的环境。伊姆加德·拉斯曼-施蓬瑟尔和鲁道夫·施蓬瑟尔在查阅有关中年
危机的文献后也发现:“近代研究基本表明,人到中年会普遍发生危机的问题
是被明确否定的。”(Rathsmann‐Sponsel & Sponsel,R,2002)乌苏
拉·勒尔和尤塔·策尔纳在查阅1978年的统计年鉴后发现,二三十岁的人甚至比
五六十岁的人更容易发生危机。(Lehr & Zerner,1979)
事实上,在18—34岁这个年龄段里,有消极情绪的人所占的比例最高,随
后人数会加速减少,直到大约65岁,之后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当然,在晚
年时期,由于疾病和丧偶引起的反应,有消极情绪的人数会有所增加。
(Carstensen et al,2000;Charles et al,2001)人们在成年后期显然会
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专注于积极向上。(Mroczek &Kolarz,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