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学派的治疗师是那些为了让您说出犯罪倾向并回归正途而在您的皮肤
上贴上电极并通电严刑拷打您的人吗?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的著名影片《发条橙》(Orange mécanique,1971)中就展示了这样的治
疗场景,但那只不过是电影情节。现在让我们看看真实情况吧。
认知行为疗法比大部分心理疗法出现得晚一些。治疗过程中,患者和治疗
师面对面,每周会面一至两次,每次会面30—45分钟,治疗累计持续6—12个
月时间。会面次数一般在治疗之初就确定下来。治疗师与患者是合作关系,他
用指导性方式向患者提出建议和提供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实施科学的心理学理念。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治疗中相辅相成,往往联合使用。行为疗法促使患
者用新的行为代替病态行为。认知疗法帮助患者重新评估他的自我观、未来观
和世界观,使患者的视角更加客观理性。
认知行为疗法出现相对较晚,在实践上仍处于发展中,实施此类心理治疗
方法的治疗师十分关注验证治疗的有效性。此类疗法更关注现时现地以消除症
状和解决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促成使得患者发生变化的条件出现,而不是探究
患者的过往去寻找其精神障碍和痛苦的根源。
与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正相反,认知行为疗法不会导致置换现象(新的症状
代替了被治疗的症状),而是反之:治疗效果往往会惠及全身,即对某一症状
或困难进行治疗后所获得的治疗结果会带来全身总体情况的改善,这也有助于
缓解其他症状或解决其他困难。疾病的恶性循环被治疗的良性循环所取代。

认知行为疗法看重环境因素,因为环境会影响患者机体的应答。认知行为
疗法认为患者可以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向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方向改变。患
者的其他因素也是分析对象:生物因素、行为、思维(认知)和情绪。
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建立在对患者的各种障碍(蜘蛛恐惧症、抑郁状态、面
对他人无法自卫、难以持续去爱等等)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另外还要确定
治疗目标、实施治疗计划和评价治疗结果。此类治疗方法特别适合治疗试验,
诸多临床研究显示了其施用性和有效性。
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可以客观观察到的行为,所有第三者无法观察到的内心
事件则被忽略。认知疗法则正好相反,它集中关注认知和情绪。这两种治疗方
法的切入点不同,但实际上它们是互补的,如果联合使用,可以使治疗师全面
了解患者的障碍所在,同时两种治疗方式在以疗效证据为基础的试验步骤中也
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各种行为疗法的目标是以用更加适当的行为代替病态
行为为目标。
最常用的方法是脱敏和暴露置身在此的意思,它们是诸如社交恐惧症等各
种恐惧症的治疗基础。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回避所有令他暴露于他人目光的
情况,这使他处于一种在社交和感情上的孤立状态。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患者
被逐渐引导到可以面对他所怀疑、所想要避免的情况、做出他不愿进行的行动
的程度。最初,在面对真正的现实之前,患者可想象自己暴露于这种情况。这
些渐进的暴露始终要获得患者的同意,在每次会面中启动,并应在两次会面之
间继续下去,因为重复暴露对相关情况逐渐失去使患者产生焦虑的力量是必不
可少的。面对现实的做法可以使患者意识到他的恐惧是过度的,他以前的信念
是有误的。
治疗师在治疗中处于指导地位,但是他也会告诉患者很多信息:治疗师如
何设想患者的障碍以及这些障碍的持续存在和强化等。在患者独立完成训练之
前,他会陪伴患者进行最初的训练。
各种行为疗法所依据的理论有两个重要概念:行为和学习。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