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非得什么事情都要做好?谁又在给你记分呢?关于尽善尽美,丘
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表明,总想取得成功的心理会使你被负面能
量包围:
“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也许你在生
活中,可以确定一些自己真的想尽力做好的事情。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尽力
做好这种心理本身便是最大的障碍。不要让“完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
动,而沦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去做”。
“完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已制定完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
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完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
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你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小孩产生
消极和怨恨情绪。相反:你可以和孩子们谈谈他们的兴趣,并可鼓励他们在这
些方面努力(而不是“尽力”)做好。至于其他活动,“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
为重要。例如,应该教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
孩子喜欢,就应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
他们可能失败就不让他们尝试。不要督促孩子去争抢、拼得头破血流甚至不
择手段。相反,应该培养他们的自尊、自豪感和兴趣。
孩童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将其自我价值与其成败等同起来。因此他会避开
自己做不好的那些活动。更为危险的是他可能会养成自卑、荐求赞许、内疚等
心理——由自我摈弃心理产生的所有个性误区。
如果你将自已的价值与几次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人生了无生趣。想一
想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
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已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
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就此低头,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那么这些失
败何尝不是一种“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
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
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
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的信念。
想想看,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我们已学会将成功视为
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不敢尝试的
一个最大障碍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冒险。这样,害怕失
败意味着既恐惧未知也恐惧由于没有“尽力做好”而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