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站在月球看地球,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审美疲劳的问题。例如,
看一个人看习惯了,本来很漂亮的人渐渐地感觉不出漂亮了,再丑的一个人,
一旦看习惯了,也不觉得丑了。这其实就反映了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
如果总是以一种老眼光看问题的话,那么很多事物也就始终是原来的那样,不
会有什么变化。只有以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才能不断看出新的东西来。
一、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庄子》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惠子找到庄子,说:魏王给了我一颗大葫芦籽儿,我在家就种了
这么一架葫芦,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来,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有五石之大。因
为这葫芦太大了,所以它什么用都没有。我要是把它一劈两半,用它当个瓢去
盛水的话,那个葫芦皮太薄,“其坚不能自举”,要是盛上水,往起一拿它就碎
了。用它去盛什么东西都不行。想来想去,葫芦这个东西种了干什么用呢?不
就是最后为了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什么都装不了了。所以惠子
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得无用,我把它打破算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宋国有这
么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一样稀世的秘方,就是不皴手的药,在寒冷的冬天,让
人手脚沾了水以后不皴。所以他们家就世世代代以漂洗为生。
有一天,一个过路的客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跟他们商量,
说我以百金来购买这个秘方。全家人听了,就聚在一起开会商量,说咱们家这
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全家人这样漂洗为生,才赚很少的钱。现在人家
花百金,这么多钱买个方子,干嘛不给他?咱卖了吧!
这个过路的客人拿了这个秘方就走了。他是去干什么呢?当时各个地方都
在诸侯混战之中,为了争地而战,那么在东南部就是吴越之争。吴越之地,正
处水乡。这个人从宋国拿了秘方直奔吴国,去游说吴王。此时正好越国军队进
攻吴国。吴王就派这人带兵,选在寒冬腊月,向越国发起水战。因为他有此秘
方,军士可以手脚不冻,不皴手,不生疮,战斗力十足,而越人没有这个秘
方。这一战吴国大胜。所以这个提供秘方的人,裂地封侯,立致富贵,身价非
同一般。
这个方子给不同的人用,它可以带来不同的人生效率。如果你拥有大眼
界,你会看到同样一个秘方,它可能会决定一国的命运,改变一个人的身份。
庄子告诉惠子说:大葫芦也是一样。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使不可呢?
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去浮游于大江大湖上
呢?难道一个东西,必须要被加工成某种规定的产品,它才有用吗?
资料来源:赵海男.走最短的路——纵横职场少走弯路的秘诀.北京:北京理工
大学出版社,2009(有删改)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
不同的结论。就像那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两个鞋厂推销员先后来到了同一个小
岛。第一位推销员发现岛上的人们都不穿鞋子,他很失望,认为他在这里一双
鞋子也卖不了。第二位推销员来到这里以后,与第一位同样看到了人们赤脚行
路,他却格外惊喜,他在想“要是每一个人都能买一双鞋,那将会是多么大的市
场”。
从数学的角度来讲,“杯子半满”与“杯子半空”反映了相同的事实。但这两
种描述的角度却是完全不同的,产生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的观念能
从传统的看法,即看到已有的半杯水,转变为看到杯子的另一半是空的,那我
们就会发现许多创新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