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精神病学家路德维希·宾斯万格(Ludwig Binswanger,1881—
1966)建立了存在主义分析疗法,也叫“此在分析疗法(德语:
Daseinsanalyse),这种疗法的目标是根据人的情感语调结构、人与时间、
空间和他人的关系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让患者认清自己。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相反,这种疗法理论认为,思想的内容不如思想的结构重要。因此,抑郁症被
视为患者所经历的时间的某种停滞,而不是过度忧伤。治疗师实施的是理解策
略,而不是解释策略。治疗师通过重构患者有可能有缺陷的私人世界进入到与
“周遭世域”(公共世界)相对的患者之“自有世界”。心理治疗师的目标就是重
建患者进入周遭世域的途径。
在美国非常盛行的个人中心治疗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Carl Rogers,1902—1987)创立的,故而它也被称为罗杰斯心理治疗。
罗杰斯认为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帮助关系是一种宽容的、结构严谨的关
系,有助于患者理解自身,对自身一定程度的理解使得患者向新的方向前进。
这种假设有一个天然的也是必然的结果:在治疗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都应该促
进这种自由和包容关系的发展,有助于患者加深对自我的理解并走向采取行动
的方向。
治疗会面的频率可根据治疗进程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每周2—3次或
每月一次,甚至每两个月一次。治疗的时间长度可长可短,这要看患者是希望
自己的变化幅度大一些还是只想解决某个暂时问题。
治疗师对待患者有三种态度:真诚、无条件积极关心和接受、共情性理
解。真诚:要求治疗师要如实表达自身感受和态度,与患者建立真诚关系。治
疗师不是在演一个角色,不是假装,而是应该完全表达真实的自我。
无条件积极关心和接受:患者并未受到治疗师的评判,而是得到了他的倾
听和理解。治疗师承认患者的价值观,不管患者做了什么。治疗师就按照患者
所说来无条件地对患者的整个人格给予好评。这种态度使得患者接受自我。
共情性理解:旨在最大程度地感知和了解患者的价值观、情绪和认知基
础。治疗师要能够身处患者的位置,但又不被患者的情绪或解释所感染。
个人中心心理治疗是建立在诸多重要理念基础之上的。每个人自身都有促
进健康和创造性增长的潜力。每个人都试图使这些潜力与时俱进,以便满足其
机体的需求,比如书写、旅行、自愿从事慈善活动。这一与时俱进的趋势涉及
患者为自我实现而产生的所有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这些需求有时会以不正常
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被环境乃至患者自身的意识所阻碍。
当前的情况是经验形成的情况。这些经验组成了不一定符合患者目标的现
实和基础:例如患者偏爱外向型的事业,但夫妻生活却令人窒息。自我的特点
是其动态性,它是一个永续建构和重组的过程。自我同时也是行为的调控因
素。有必要将自我和自我的形象区分开,即把存在意识和行动意识区分开。最
后,还有理想的自我,它将人希望拥有的所有特点都集中在一起。一个健康的
人,他的自我和经验应该是和谐的。
罗杰斯对人性本质的看法与卢梭一致,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最终目标是将
其所有潜力平衡地现时化。
当患者开始建立或重建其经验和其自我的和谐过程时,就会产生诸多有益
的结果:向经验(向自我)、向其反应以及向其他人更多的开放,更大的自信
心,更具有生存的发展。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患者向“充实生活”发展。这种发展
对正在经历感情破裂的患者、由于难以与他人建立联系而感到巨大孤独的患
者、对自己的职业和感情生活感到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的患者都是有效的。
个人中心以人为本治疗已在全世界得到应用,同时,它在心理治疗之外也有颇
多应用,比如在提供就业导向的社会工作领域以及在教学、学生心理学、成人
教育、人事管理等领域。
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方法不胜枚举,它们或是关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某个
方面、某个特定目标,或者从某种已经存在的治疗方法发展演变而来。同时,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疗法经过治疗结果和时间的涤荡后也实现了优胜劣汰。
|